(文/楊仕任)
隨著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延燒,政府與多家企業積極針對有高感染風險的民眾進行健康狀況追蹤。目前依照風險高低,施行個別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等措施。
其中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皆不得自由外出,須按指示於家中休養14 天,防疫單位將採用科技輔助防疫,以手機管制檢疫中民眾所在位置,不定期抽查,落實每日至少兩次的體溫監測。
因應疫情發展,隔離檢疫範圍和軟硬體需求也持續上升,需要更多科技解決方案介入。
首先,中央政府日前所提供的2000 支定位監控手機,已逐漸不敷使用。負責管制的防疫人員在長期抗戰下,工作壓力不斷增加。技術面而言,尚未取得受管制人員在室內平行與垂直移動的位置資訊,實務上也有民眾未遵守將手機隨身攜帶的現況。
對於獨居的隔離者,不定時訪查也很難主動就隔離者的健康需求提供協助。面對前所未有的疫情挑戰,需要新科技的強勢介入,協助有效防止疫情擴散。
為此科技部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以下簡稱南科管理局)推動的 TAIRA (Taiwan AI Robotics Accelerator,以下簡稱TAIRA)引領企業與新創共創,提出有效居家隔離個人定位追蹤系統。

南科管理局與StarFab Accelerator(StarFab)共同主持TAIRA,以場域帶動創新為理念核心,運用以大帶小的共創模式,透過TAIRA ,促成企業導師邁特電子與TAIRA 新創企業司圖科技(Spatial Topology)共創,並跨領域整合其他新創團隊的核心技術,日前由司圖科技提出的COVID-19『居家隔離個人定位追蹤系統』,透過光學鏡頭、光達(LiDAR)、超音波等感測設備加上快速、精確的室內定位運算系統,結合串雲科技世界最小的雲端無線定位裝置及愛微科通過TFDA 醫療級檢測的世界最小體溫貼片,既能夠有效幫助居家隔離者,輕鬆地紀錄體溫,又能降低防疫追蹤的漏洞。

運用『居家隔離個人定位追蹤系統』,政府既能維持原有的防疫策略,也能在隔離者的居所設置體溫監測平台,協助民眾佩戴體溫貼片,自動化回報過程,減少防疫人員奔波壓力。
透過室內定位科技,就能在遠端了解隔離民眾是否外出,減少里長和警察需實體拜訪的次數;體溫貼片能持續量測體溫並發出發燒警示,不僅可以協助民眾更加了解自身健康狀況,也能在第一時間聯絡醫護人員前往協助。
這個系統不但已成功在邁特電子廠區試行,有效且自動化的回報人員定位,期待未來能擴大應用,協助政府或企業掌握檢疫隔離人員動向。
邁特創新基地CEO 戴憶帆表示:TAIRA 協助新創團隊和創客走過「從零到一」、「一到一百」的過程,讓原本只是構想的產品得以量產,也讓政府與企業有新科技武器,大幅降低企業創新管理的成本及效率。
此次與司圖科技合作將足以解決邁特工廠、辦公室等大範圍高風險區域的溫度管理,期待『居家隔離個人定位追蹤系統』能投入目前疫情共抗嚴峻挑戰。
StarFab執行長劉晏蓉表示:TAIRA 以南部科學園區作為場域,運用StarFab 獨創的以大帶小(大企業帶著新創)創新模式,結合南台灣資源與企業提供的驗證場域,協助與服務所有世界各地的新創企業和團隊,到台灣尋求擴大市場商機、增加投資的機會。
面對危機,亦是轉機,這也是對TAIRA 眾多優秀團隊的挑戰。臺灣在科技產業的深耕與產業界帶路下,期許做出優質新創的技術與服務,持續發掘臺灣更多優秀的新創團隊,一同解決國家與社會的重大議題。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