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鄭宗弘
這次的美豬美牛事件,造成了社會諸多動盪。關於這個議題,以下我有些個人看法想與大家分享。
首先,關於背景知識的部分,可以參考我在參考資料中列出的Youtube影片[1]~[6],這幾個頻道也都是我個人很喜歡的時事型頻道。一些比較常見的主要爭議都會在上面找得到解答或回覆,而我以下的內容就會比較不去著墨這些資料較為完整且易取得的事實細節了。
關於比較偏事實的部分,我想要先做點解釋:
一、 有話好說主持人在節目裡面反覆強調的:政府是不是有能力做風險管理,意即,政府是 不是足夠有能力去管理美豬流向?
這點我個人立場偏樂觀,畢竟路邊牛肉麵攤對於牛肉來源的標示目前也做得不錯。雖然豬肉的範圍又再更大了,但這次的標示和管理,政府也更有經驗,所以這點的爭議不會出現在等等的討論中(當然如果大家認為這件事情其實可辯,我也歡迎不同的看法)。
二、 我在做fact check的時候,在判別資料討論的對象是所有乙型受體素還是單純指萊克多巴胺上,有不少的困擾。
舉個例子,有話好說裡面提到了瘦肉精會造成焦慮、思覺失調等精神疾病的風險(這也是中天新聞擷取下來說會有人因為吃瘦肉精跑去殺人的部分)。我的確有找到相關的網站,參見參考資料[7]。 然而,裡面的用詞是Beta-adrenergic receptor blockers(乙型受體素)
,且並沒有單獨提到Ractopamine或Paylean之類的部分(這次開放的部分)。我對於這是不是在我們討論這次的問題上面有足夠強的參考價值有疑惑。關於乙型受體素的毒性也可參見[8]。
剩下的食安事實上的質疑,我也沒有看到我覺得值得討論的點,以下的討論就會站在目前訂定量是合理的角度下寫。
這次美豬爭議除了(我不想討論的)食安上的事實爭議外,還有一些相關程序上的爭議。就如同前總統馬英九在新聞上所質疑的:為甚麼這件事情要直接以行政命令方式,而不進入立法院程序呢?
先從應然面來看,食品問題影響範圍極大,農民、一般消費者、加工業者等等。以這個角度來看,罰則、管理規定等或許某些地方還有值得再商討的空間。送即立院或許才是一個比較符合程序正義的作法。(有些人會質疑說:送進立法院,民進黨還不是會強行過,這樣還有討論空間嗎?但我認為這裡的比較判準應該是送立法院的監督力度、嚴謹性,與行政命令訂定的監督力度比較,就算最終絕對會通過,增加訂定過程中的嚴謹性總不是壞事。)
陳吉仲對於這種直接以行政命令通關的倉促性辯解道:「政府在做這個決定的時候並不倉促,前面已經做了很多風險評估或調查。」然而,這並沒有回答到任何問題,如果連食安風險評估或產業衝擊評估都沒做出來就想讓美豬進口,不可能到現在行政院或總統府還沒被民眾拆掉。我們在關心與討論的,從來都是評估過後的溝通與風險管理,而這件事情以目前的政府行為來看,在我的觀點下的確做得略為倉促,以風險評估的完整性回覆風險溝通上的質疑,只能說這樣的回答與辯解顯得有些避重就輕。
當然,政府應該要做得更好不代表政府有法律義務要做得這麼好,所以我們這段也來質疑一下政府這次送行政命令的實然缺失好了。
首先來看一下行政程序法151、154條的函釋[9]:各機關研擬之法律及法規命令草案,應至少公告周知 60 日,但有下列情形之一,依各該規定辦理:(一)情況急迫顯然無法事先公告周知,或法律草案經主管機關檢視確認與貿易、投資或智慧財產權無關者,得免為公告周知。(二)情況特殊,有定較短期間之必要者,各機關得另定較短之期間,並應於草案內容公告時,一併公告其理由,先予敘明。
這次的顯然不是(一),因為預告還是有出來,只是日數變短,所以應該是(二),那我們再來看一下這次的預告好了[10],所以我說那個要敘明的理由…?這樣子的風險溝通,實在達不到不倉促的水準。
另外,有些人在指責民進黨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明明2012馬政府要過美豬,民進黨這樣強力反對,而如今看到民進黨拿到執政權之後就直接開放,實在不免讓人懷疑執政黨的雙重標準。
對於這個議題,我認為單拿所謂雙重標準/換了位置換了腦袋之類的話來去說民進黨這樣做一定是錯的,實在有些拙劣。我們應該都可以同意人在不同位置或地位的時候,看事情的方式與關心的事情會發生變化,甚至外在環境都也會有變化,有時這種變化是劇烈的(就像韓國瑜的聲望一樣)。古時人都知道「養兒方知父母恩」了,拿還沒養兒時的論述質疑知父母恩之後的人並不是太有力。因此,我頂多同意他是個能被質疑的點,但無法認同單單因為態度不同就成為批評或謾罵的理由。那面對這相關的質疑,民進黨的態度是甚麼呢?「因為時空背景不同。」
我想針對這個回答的討論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是對於本地農民的衝擊,而二是食安本身的爭議。
過去民進黨認為美豬的進口會大力的打擊本地豬農,而現在卻開放,似乎不擔心本地農民。對於農民的補救措施也只有百億補助(被部分農民說沒有細節配套,看得到吃不到),看起來就像是在拿錢封口。
在這個議題上,我被陳吉仲說服了,台灣在從口蹄疫疫區解封之後,對外的出口成長是可以預期的,我們的豬肉對外市場與2012年並不相同,整體的國際貿易環境也與當年不同,因此,這次開放後的衝擊會比2012估計時小。關於百億補助的部分,至少根據公視新聞的說法[11],下周就要公布首波規劃了,到時候再來評斷也不遲。
二是我覺得政府表現得很差的部分,國際標準與國際對於萊克多巴胺的認知在這幾年其實並沒有甚麼改變。民進黨原本認為應該要零檢出,現在卻同意開放。關於這點的爭議,民進黨並沒有很好的回覆,是應該好好解釋且或許要對過去的行為道歉。
最後,我們來討論一下國際關係。某柯姓市長好像對這個部分頗有微詞。陳時中說我們開放美豬換到了國際地位,但我當然也同意柯文哲所說的國際地位這個詞虛無飄渺。我切入點和志祺七七滿像的,我們可以拿日本核食的事情來跟這次做比較(題外話:我也不覺得日本核食有食安疑慮、基改食品也是)。我想先給部關鍵評論網討論日本五縣食品與台日關係的影片[12](時間調好了)做為參考。這次的美豬開放後,我們換到了FTA、BTA嗎?或許沒有,但我們或許換到了某種談判的門票,對於處境艱難的我國來講,好好在維護國家尊嚴的條件下,提升與各國的積極友好關係,一定是有好處的(相關的討論可以再參考這篇[13])。
所以,講這麼多,我立場到底是甚麼呢?我覺得開放美豬進口是要做的,但這次的風險溝通過程有些問題,以上。
談到風險溝通,就讓我想到上學期我修的一門課:「決策者的危機處理機制」中某個老師(講某個是因為真的忘記哪個了,每堂課老師都不一樣)在課堂上提出了一個在台灣做風險溝通很困難的原因。
台灣的二黨制政治由於特殊的歷史脈絡,導致衝突比較容易激化(國外應該也很難看到就連國家主權態度都不一樣的二黨制)。食安、能源這種較偏事實爭議,而非價值爭議的議題上,本不應該有過多的政治口水,然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能拿來造成政治對立的問題,就會被拿來造成政治對立。畢竟有政治利益,對政黨來說不拿白不拿。
這種政治上的二元對立對於我們腦袋的理解是簡單的,反正不是我們就是他們,我們是正義的、光明磊落的、聰明的,他們是邪惡的、陰險的、無腦跟風的。這種二元對立在歷史上拿來操弄群眾也是常見的,最經典的例子大概是:代表人民的無產階級對抗自私自利又邪惡的資本家。只要能說服群眾:另外一方有一些不好的,自然就會把剩下糟糕的標籤全部貼上去。
這種二元對立在革命、社會運動時是股不可小看的力量,但也不用我提醒,大概就會發現這種二元對立實在不是個適合拿來理解這世界的方式,雙方有時只有觀點與經驗的不同,甚至不存在利益的取捨。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二元對立在生活中也頻繁出現:例如前幾個月,看到某老師的貼文上說到學生認為老師由於掌握了某種地位權力,所以刻意在阻撓學生成長,又或者黑人/白人、老人/年輕人等等。
脫離這種二元對立,我認為是我們真的能面對爭議議題理性討論的基礎。上一代或許需要這種思維和力量對抗獨裁威權政府,但我們這個世代早已並無這種需求,學習如何意識到自己已經落入這種思考方式並脫離,或有意識的避免這種二元對立模式,是我們這個世代的人,包括我自己,接下來應該要學習並努力的。
參考資料:
[1] 陳吉仲專訪》瘦肉精風暴!天天吃沒事?產業無衝擊?(有話好說PTSTalk)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fTfM_53uhI
[2] 瘦肉精風暴!陳時中:換到了國際地位!(有話好說PTSTalk)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DnBst7_xLY
[3] 為什麼進口美牛、美豬是敏感話題?為了經貿關係,就可以折衷食安問題嗎?(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OyiEsN5CJI
[4] 瘦肉精美豬引發爭議,是雙重標準還是時空真的不同了?(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kUtfYy7kco
[5] 開放美豬美牛入台 換台美 FTA 進場談判!什麼是 FTA?這樣真的划算嗎(Today看世界)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bvREPXwXWE
[6] FTA 真的能嘉惠台灣競爭力嗎?瘦肉精安全嗎?解析美豬牛貿易疑惑(Today看世界)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kJO0WYRKZM
[7] Nonpsychotropic Medication-Induced Psychosis(U.S. Pharmacist)https://www.uspharmacist.com/article/nonpsychotropic-medicationinduced-psychosis
[8] 美豬「瘦肉精」之所以會成為食安問題,完全是被捏造出來的(林慶順教授)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9921
[9] 行政程序法151、154條行政函釋(中華民國法務部)https://mojlaw.moj.gov.tw/LawContentExShow.aspx?id=I00100%2C%E6%B3%95%E5%BE%8B%2C10603502060%2C20170213&type=e
[10]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公告:預告本會101年9月7日農防字第1011473960號公告修正草案https://join.gov.tw/policies/detail/059f57cb-1c47-43b3-a89e-2084f1c0ba81
[11] 百億養豬產業基金 農委會將分5年執行(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92755
[12] 台日年輕人對政治的態度完全相反,為什麼?專訪資深媒體人野島剛 part 2|國際大風吹 EP102(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ZjVPB1bkww&t=376
[13] 「台美簽署 FTA」討論,早已開展多年──究竟 FTA 是什麼?和 BTA 有何不同?(國際譯開罐)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3883
Comments